6月13日,应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刘可禹教授到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开展学术交流。
刘可禹教授是国家海外特聘专家、国家重点项目研发首席。他于1993年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质学博士,1993-1997年分别在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院(CSIRO)和阿德雷得(Adelaide)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成为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JamesCook)大学研究员,在1998-2014年于CSIRO工作期间,先后获评高级研究员和首席研究员。2010年刘可禹教授作为“国家特聘专家”回国工作,其中,2010-2015年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担任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总工程师,2016年1月来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作。
刘可禹教授长期从事沉积储层和油气成藏研究,在地质流体史(流体包裹体)分析、沉积正演和含油气系统模拟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发的储层定量荧光技术(QGF)系列获多项美国专利并牵头起草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开发的Sedfill3D软件填补了中国在沉积正演模拟领域大型工业化软件的空白。曾负责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973”计划课题、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出版了专著6部,授权发明专利34件(美国专利5件),发表SCI文章250余篇、H index: 57 (Google Scholar)。任AAPG HOD 委员,AAPG 亚太区秘书长,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和 Petroleum Research副主编,是AGU, AAPG, SPE 和 IAS 会员。
6月13日下午,刘可禹教授开展了题目为“The use and abuse of fluid inclusion techniques in petroliferous basin analysis(含油气盆地分析中流体包裹体技术的应用与滥用)”的学术报告。他详细介绍了流体包裹体分析手段以及包裹体技术在含油气盆地中的应用,分享了塔里木盆地中观察到的黄边环状包裹体并探讨了其成因,介绍了顺北地区发现的我国最老经的包裹体特征,同时总结了在包裹体技术应用时容易出现的数据滥用现象。彭平安院士、Simon George教授和其他在场师生与刘可禹教授进行了深入讨论。
刘可禹教授作报告
附件下载: